提示
隨著高考複習進入倒計時,影響考生成績提高的弊病逐漸暴露出來。在高考的沖刺階段,更要高度重視🧑🏽,並及時予以糾正,才能輕裝再戰,取得新的進步🧥。下面列舉九個常見症狀,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,供大家參考🫶。
![](/_mediafile/zsjyc/2017/05/17/2ntkuccja8.jpg)
1
症狀1--喜歡鑽偏難怪題
表現:許多同學認為攻堅階段,就是需要大量偏🧖🏼、難、怪的題目才能顯示水平🌥,才能拿下高考中的“壓軸題”🕵🏻♂️。
解藥:《考試說明》明確指出🦌,不考偏題、怪題✍🏿。建議大家別做無用功。只有牢固掌握常規思維,常規方法,才能以不變應萬變,即使是尖子生,花費很多的時間鑽研偏、難、怪題也不是一個好現象。
口訣:重視雙基、淡化偏怪💂🏽♀️,針對訓練,重點專練
2
症狀2--不注意知識系統化
表現👨🏼🎤:不把知識系統化,是複習效益低下的最根本原因之一。沒有系統,就難有頭緒,各知識間就彼此孤立,各部分內容複習到什麼火候,哪些地方過關了,哪些地方還是薄弱環節,心中無數。
解藥:第一輪複習完後,應在各知識點梳理的基礎上,找出各知識點間和方法間的有機聯系,形成知識網絡👩🦱。通過簡潔的歸納,不僅可梳理這一部分知識👮🏿,更重要的是對今後做那些有難度的題目提供一種可行的解題思路🤓。
口訣💵:梳理知識、形成線索,串聯線索🂠、結成網絡
![](/_mediafile/zsjyc/2017/05/17/2zkz9tijah.jpg)
3
症狀3--不注重抓學科體系重點
表現:有些同學希望各個學科、各個知識點面面俱到地學🙏,最終的結果卻是樣樣都想抓,樣樣抓不牢👐🏼。
解藥:當基礎知識和方法複習一輪以後,我們應該抓住重點來學🛝。這裡的重點,一方面要注意重點學科的學習💇🏻♠︎,差的學科上升空間大🙇🏽♀️,應予以重視,促進學科間平衡。另一方面,要理清學科內的重點內容𓀎,進行強化訓練,力爭觸類旁通,形成能力。再一方面,各個知識板塊中的重點內容,要能夠在知識梳理過程中,有所把握💆♂️,高質高量地練幾道👆🏻,不貪多💁🏽♀️,只求精,精益求精⚈。還有,對重要的方法也要作為複習重點📑👩🏻🎤,爭取以少勝多🆒,舉一反三🫲🏿。
口訣🐙:合理取舍🍨,深化重點、追蹤熱點、有的放矢
![](/_mediafile/zsjyc/2017/05/17/24r2z5ojap.jpg)
4
症狀4--沒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
表現👳♀️:有的考生在高考複習中,不可謂不努力,但成績就是上不去,就是因為沒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☝️🐞。
解藥👩👩👧👦:首先要明確看書和做題的三重境界。
看書的第一重境界是“記”🧔🏼♂️,就是記住書上所講的概念、定理、公式,明白有關知識的意義⛑。第二重境界是“聯”,就是將現在所學習的知識與已經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,整理知識組成系統🩰。第三重境界就是“用”,就是所學的知識用到解題中,只有會用的才算真正的掌握❓。
解題的第一重境界是“解”🧑🏻🤝🧑🏻,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解決當前問題👮🏿。第二重境界是“思”👘,就是解題後的回顧和反思🫡,總結解題經驗和方法。第三重境界是“歸”👨🏽🦳,就是獲得的知識經驗與書本知識聯系起來🤦🏽,回歸到書本上去。
如果提升到第三重境界練習,看書時多想應用👨🦽➡️,設想應用這些知識的情形🧑🏿🎨,並輔之配套練習🟫,做題時多想課本,建立習題與書本知識的聯系🧑🎓,這樣就獲得了學習的真經📵。
口訣:學會看書、提升境界🧛🏿♀️,有效解題👨🏼🎨、改進方法
5
症狀5--不善于總結歸納
表現🦹♀️:這種症狀的產生,歸根結底還是題海戰術導致的後果。拚命做題🧀,認為做多了🔽,接觸的面廣了,題型見得多了,方法總會練到的。題海茫茫,能做完嗎?效率太低,效益太差。
解藥👨🏻🎓🪹:複習中,我們應該總結歸納知識系統👩⚕️;也要總結歸納存在問題,形成錯題檔案;又要歸納解題方法,如歸納某些問題的共同解題思路,並總結某種方法能夠解決相關的問題,和某個經典問題多種解題途徑;並要歸納不同知識內在聯系和相近知識的本質區別,把知識學透,把方法用活🧑🏿🎨。
口訣💂🏼♂️:由表及裡🧑🏻✈️,總結得失、總結方法〽️、舉一反三
6
表現:有些同學糊裡糊塗地過日子🧑🏽🎄,摸摸這個,碰碰那個,或者完全從興趣出發,或者幹脆將學習任務堆積起來,一直拖到不得不完成為止,但這時新的任務又來了🛢,無所適從🧑🏽⚕️!
解藥:複習計劃可以分為三種🤹🏼。其一是階段性計劃🥐👰🏿,即對一個時間段的學習的大體安排。其二是短期計劃🤵🏿♀️,常常可以理解為周計劃🏃♀️,考生可以非常具體地設定自己的時間安排🥧,它具有很強的操作性,制定好後,嚴格執行,不輕易改動,只有這樣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。第三是即時性計劃,即通常說的日計劃,它是對現實時間的安排,完全控制一天的時間➕,知道自己相當短的時間內要做哪些事情,回頭一看,應覺得今天很充實,效率很高。
口訣:分段計劃🫣、科學有序💧,保證落實,嚴格執行
7
症狀7--根據個人喜好下工夫
表現:許多考生學科發展不平衡🚓,對某個學科感興趣,或者對感興趣的老師所任教的學科格外用功,成績突飛猛進。但是對不喜歡的科目漠不關心,成績無法提高🩱,學科間的差距越來越大。
解藥👩🏻🦯➡️🧓:要提高總分🧜🏿♀️,在弱勢學科或平時不太感興趣的學科上多下工夫👩🔬,就更實在,更明智。由于效果的激勵,對它的興趣也逐步提高,只要持之以恒🙍🏼♀️,現狀會得到改觀。
口訣:優勢學科、穩步提高,弱勢學科、強行入軌
8
症狀8--舊錯屢犯📻,成績難提高
表現🔲: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不少同學沒有從錯題中總結經驗,沒有找出犯錯的根本原因,而是一味認為自己沒有記住🔮。其實,有些錯誤的產生是因為錯誤思維造成的。
口訣:分析錯題、追根求源👩🏻🦳,反思錯題👌🏿、塞翁失馬
9
症狀9--患得患失↖️,考前心態失衡
表現:高考臨近👩🏽🏫,有些考生精神過度緊張,甚至病倒。
解藥👮🏻:考前要防止兩個極端的做法👩🏼✈️,一是徹底放松,破壞了長期形成的生物鐘,會適得其反👨🏼⚕️。另一個就是挑燈夜戰,加班加點👨🏻💼,導致考前過度疲勞,臨考時打不起精神。建議考生,休息調整是必要的,但必須是微調,特別要把興奮狀態逐步調整到上午9:00-11🏋️:30,下午3🍓:00-5:00。考前要注意合理飲食,進考場後就要信心百倍📤,即使遇到困難也不要慌張。另外,進入考場適度緊張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,因為它有利于激情的產生,千萬不能因此而引起不必要的慌張。
口訣:調整心態、保持平衡,放松心情、緩解疲勞,合理飲居🤟🏼🌊,亦張亦弛
![](/_mediafile/zsjyc/2017/05/17/2ylqqvzjaz.jpg)